伤残鉴定标准是怎样的?

2025-05-07 07:42:3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伤残评定标准是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来判定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伤残评定标准并无统一的鉴定标准。不同的对象不同事由导致的伤残适用不同的伤残鉴定标准。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规定,伤残评定应以人体伤后治疗效果为依据,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20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

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扩展资料

伤残赔偿标准为:第一,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第二,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生活护理费。第三,停工留薪期工资。第四,次性伤残补助金。第五,伤残津贴。第六,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第七,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回答2:

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相关规定,伤残等级的评定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二级伤残:社交困难,不能独立工作,需要随时有人照看;

三级伤残:社交困难,生活不能完全独立,需要有人照看;

四级伤残:社交受限,活动、工作范围受限制;

五级伤残:交往、工作、生活能力等部分受限;

六级伤残:活动能力降低,生活中有些受限制;

七级伤残:暂时活动不受限制,但长期活动必定受到一定限制,工作时间大量减少;

八级伤残:工作连续性不强,社交受限制、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九级伤残:工作能力下降,生活大部分被限制;

十级伤残:生活部分受限,工作能力有所下降。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规定,伤残评定应以人体伤后治疗效果为依据,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20条 一般情况下,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

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