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年,唐玄宗由成都返回长安,居住于兴庆宫内。唐玄宗与唐肃宗不睦,加之又讨厌儿媳张皇后,父子间芥蒂很深。而当时太监李辅国亦深深防备唐玄宗,防止其复辟,因为唐肃宗是他所立,而自己一身荣华富贵皆系之于唐肃宗的帝位。
李辅国对年迈的唐玄宗百般羞辱和打击,而高力士因为忠心维护唐玄宗遭到了李辅国的贬斥。后来李辅国把唐玄宗移至荒凉的太极宫,身边就没有一个亲信,全部是李辅国的人。唐玄宗在太极宫没有自己的亲信,宠爱的杨贵妃也早已死于马嵬,甚至唐玄宗后来想见自己的儿女一眼都不可能。
其实宦官李辅国不仅阻止唐玄宗见自己的亲人,也阻止唐肃宗去见自己的父亲。唐肃宗虽然与父亲玄宗有芥蒂,但是最起码的父子间的亲情还是有的。肃宗每次要去见自己的父亲,都为李辅国所阻止。而由于张皇后也讨厌唐玄宗,恼他劝肃宗不要宠信她,也阻止唐肃宗去见父亲。唐肃宗除了暗地哭之外一点办法都没有。
762年,唐玄宗在孤寂中去世。而他的儿子唐肃宗也将很快去世。就在唐玄宗去世后没过几天,李辅国率人冲进皇宫,当着唐肃宗的面杀砍杀了张皇后及其子越王。病重的肃宗受此惊吓也一命归西。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改年开元。
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垂拱元年(685年)秋八月戊寅(公历9月8日),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 出生时其父李旦为
唐玄宗帝,母窦氏为德妃。此时正是唐朝宫闱多事之秋。在他降临世间的前一年,他的祖母武则天与宰臣裴炎把他的伯父唐中宗废为庐陵王,其父豫王李旦被立为皇帝,是为睿宗。睿宗名为大唐国主,年富力强,却只能居于别殿,不许听政。
而武则天年逾花甲,仍临朝称制,军国政事由她专断。武则天在镇压徐敬业的扬州叛乱之后,兴告密之风,冤狱迭起,唐宗室及朝臣中的反对派不少人受到迫害。史称“自垂拱以来,任用酷吏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
垂拱三年(687年)闰七月丁卯,以皇子身份被封为楚王。 永昌年间(689年),武则天命令李隆基过继予李弘为子,继其香火。载初二年(690年),李隆基五岁时,父亲李旦被祖母武则天废除帝位,迁居东宫。
天授二年(691年)初,年仅七岁的楚王李隆基开始出阁,建置官属。这年八月,因为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私自谒见皇嗣李旦,武则天知道后,杀死二人,并严令禁止李旦接见公卿大臣,李隆基兄弟与二伯父李贤的三个儿子再次入阁,“皆幽闭宫中,不出门庭者十余年”。
晚年李隆基忧郁寡欢,宝应元年农历四月五日(762年5月3日),李隆基驾崩,终年78岁。葬于唐泰陵。 同年久病已久的李亨亦驾崩。
肃宗从河西、安西征调了万余名精兵,又调回了河北前线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北节度使李光弼所部五万军队,灵武一时军威强盛。接着又任命了朝官与将帅,建立了一套新的军事系统,对抗击叛军也作了全面部署。
应肃宗之请,回纥也派来精锐骑兵助战。这时又适遇叛军内讧,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部下不服,战斗力也随之削弱,形势急转直下。至德二载(757年),随着安禄山被杀,李隆基由成都返回长安,居兴庆宫(南内),称太上皇。
玄宗不再过问政事。他居住在兴庆宫,偶尔也去大明宫。侍卫他的
仍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与内侍监高力士。另有玄宗的亲妹玉真公主与旧时宫女、梨园弟子为他娱乐。玄宗对杨贵妃之死一直是耿耿于怀。
他从成都回来后,即派人去祭悼她;后来又想改葬,遭宦官李辅国反对而停止,却密令宦官将贵妃遗体移葬他所。宦官献上了贵妃的香囊,玄宗把它珍藏在衣袖里。又让画工画了贵妃的肖像,张挂于别殿,“朝夕视之而欷歔焉”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
李隆基 百度百科
安史之乱后回到长安,怎得一个惨字了得。756年,唐玄宗由成都返回长安,居住于兴庆宫内。唐玄宗与唐肃宗不睦,加之又讨厌儿媳张皇后,父子间芥蒂很深。而当时太监李辅国亦深深防备唐玄宗,防止其复辟,因为唐肃宗是他所立,而自己一身荣华富贵皆系之于唐肃宗的帝位。李辅国对年迈的唐玄宗百般羞辱和打击,而高力士因为忠心维护唐玄宗遭到了李辅国的贬斥。后来李辅国把唐玄宗移至荒凉的太极宫,身边就没有一个亲信,全部是李辅国的人。唐玄宗在太极宫没有自己的亲信,宠爱的杨贵妃也早已死于马嵬,甚至唐玄宗后来想见自己的儿女一眼都不可能。其实宦官李辅国不仅阻止唐玄宗见自己的亲人,也阻止唐肃宗去见自己的父亲。唐肃宗虽然与父亲玄宗有芥蒂,但是最起码的父子间的亲情还是有的。肃宗每次要去见自己的父亲,都为李辅国所阻止。而由于张皇后也讨厌唐玄宗,恼他劝肃宗不要宠信她,也阻止唐肃宗去见父亲。唐肃宗除了暗地哭之外一点办法都没有。762年,唐玄宗在孤寂中去世。而他的儿子唐肃宗也将很快去世。就在唐玄宗去世后没过几天,李辅国率人冲进皇宫,当着唐肃宗的面杀砍杀了张皇后及其子越王。病重的肃宗受此惊吓也一命归西。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仓皇出逃京师长安。逃至今陕西兴平马嵬驿时,将军安史之乱陈玄礼以军士不满为名,杀了杨国忠,逼迫唐玄宗让杨贵妃自缢。在西行途中,太子李亨又被百姓截留,乘机北上宁夏灵武,被臣下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在郭子仪等重臣的努力下,至德二年(758年)末,唐军收复长安、洛阳,玄宗也由此返回长安。回到长安后,玄宗住在城南的兴庆宫里。肃宗本就对玄宗心怀猜忌,加上奸相李辅国的挑拨,对玄宗更是冷漠少礼。实际上在肃宗的默许下,李辅国先是将兴庆宫中的300匹马取走290匹,只留下10匹;又将玄宗连骗带逼地转移到太极宫,以便监控;最后又把几十年的贴身宦官高力士流放到巫州(今湖南黔阳县)。唐玄宗在这样的环境中,更觉寂寞,凄凉,他整日郁郁寡欢,连饭也越来越吃不下了。上元三年(762年5月4日)四月五日,唐玄宗死在长安太极宫神龙殿,享年77岁。后人有诗形容他的晚年说:“南内(指兴庆宫)凄凉西内(指太极宫)荒,淡云秋树满宫墙。由来百代明天子,不肯将身做上皇!”
前期牛逼,后期有点荒政。总体功大于过,还算是个可以的皇帝。